关于20岁的我自己。

20岁了。

其实没有很多很深刻的感触,或许是生活的重担还没有落到我的肩头,又或许是早已经习惯这种焦虑的生活。

先聊聊生日。

我的生日在8月份,也就是暑假期间。而在高考结束前,我一直都是比较难得能出门和朋友聚会的。所以在我18岁以前,我一直觉得,「生日」,就应该是和家人过。但也由于是暑假,爸妈白天也都在上班,我就一个人在家里吃喝玩乐,打打游戏看看手机,逐渐也不觉得有什么新鲜的。

后来,高三在8月初开学,我人生第一次在学校过了生日。我收到了明信片、信、礼物,我很幸福。那是我直到高中毕业之前最开心的一次生日。我记得那种早晨起床,走向教室的紧张感。说实话,我羡慕了两年,那种社团围圈庆祝、朋友围起来打打闹闹a人,终于也轮到了我。

在这之后,高考也结束了,我也开始疯狂出门组局,和朋友们肆意地挥霍着时间,浪费着秒钟。

我会一辈子怀念那种岁月,不用担心前途,不用担心各种校园琐事,不用天天盯着那小数点后两位发愁。

聊聊自己。

俯瞰了一下现在的自己,我这样总结:运气好、忽冷忽热、十足理性、偶尔失控。

运气好是真的,大部分时间我是心怀感恩的。我许多所谓收获都和运气很有关系,成绩、比赛、人缘,都掺杂了运气成分。忽冷忽热,其实是因为我自己关心的事情越来越少,爱分享的事情也不多了,偶尔又会因为朋友或者是一些事情而热起来,比如现在。十足理性,说白了就是冷。我一直有一些情绪障碍,我有感情,但许多时候,这些感情产生不出情绪。我会因为一场全场爆哭的电影而触动,但就是面无表情。我也知道,这是我的阈值比较高,一般的事情触及不到我的灵魂,所以我常常比较理性。偶尔失控,也就是对应的,当事情突然促成某种化学反应,我会很短时间地冲动和失控。

这就是大致的状态。

或许我平时的脸比较黑,如果有吓到你的话,不好意思。

其实我小学的时候,是一个很没用主见的人。基本上就是不敢提出自己意见,不敢说自己想要什么。但有人改变了我。我小学的一任同桌,他学习不好,但是那天他很认真地和我说:“你要有主见,这节课开始,你说什么我做什么!”从小,很多人都和我说过「主见」这个词,我从来没记住。可他这一句话,深深钉在我脑中。是他教会我,敢于说出心声、说出反对意见,也是他教会我,真正值得我欣赏和学习的人,并不是大人口中成绩好的某某某,而是眼神坚定的人。

初中,对我改变很大的并不是某件事,而是一群人。我很庆幸,在这所学习压力很大的初中里,我遇到的班级同学朋友都是很有意思的人。和他们的这三年,我真正感受到「合群」带来的快乐,那种你一句我一句大家哄堂大笑的感觉真的很美好。那个时候我还不冷,一颗心炽热地流着鲜血。虽然我入学是班里的第一名并且从来没有再考过第一,但是这三年我依然没什么后悔的事情,我认识了到现在还很熟络的朋友们。

高中,真正养成了我的现在各种性格方面。集体生活+各种活动,让我彻底地远离以前怯懦的自己,让我能够在台上说我想说的,然后享受。但也正是高中各种活动都有所涉猎,让我不得不频繁地做出抉择:时间冲突时,选择谁,放弃谁?久而久之,我在这种不断权衡的过程中慢慢改变,我在选择的面前能做到撇开一切感情因素,做出对自己来说符合逻辑的选择。当时我还没意识到这一点,但这确实是金中赋予我的能力,我也受用至今。

同样也是在高中,我运气很好,我周围都是最棒的人,做着最有意思的事情。我不是一个好的班长,我没有威严,我没有好点子,但好在我有一帮可爱的同学,把我这个烂泥扶上墙。不管别的班怎么样,我就是坚定地认为我们十三班就是最有凝聚力的班。

大学,我以为我会很不适应孤独,可恰好相反,我没有一点不适应,甚至很享受。我以为我习惯了一群人打打闹闹,从日出走到日落,后来我才知道,我习惯的不是有这些人陪着我,而是这些人本身。我冷的一面更加泛滥,甚至发展到我能一个月不回什么消息,不关心社交,不关心他人。但好在,也有温暖的人在扶着我。合唱团、寻光、实验室…,我在这些地方都获得了归属感和幸福感,让我不至于彻底冰凉。

或许也有人觉得我矫揉造作,天天写这些还说自己冷冰冰;有人觉得我把很多事情推给运气就是虚伪;有人觉得我的理性只是一种吹嘘和炫耀。好吧,或许是吧。至少我觉得你说的也有道理。

但我就是我,看不透的我。

祝我生日快乐,我常说,不止生日,天天快乐。这句话今天反弹给我自己。

ps:感谢所有愿意祝我生日快乐的人,今天也欢迎大家和我说一下,我有没有夸下海口但是没有兑现给你的生日礼物或者是其他东西~